按病种付费报销(DRG/DIP)是一种医保支付方式,将疾病按诊断分组定额付费, 通过“打包定价”控制医疗费用过度增长,同时激励医院提升诊疗效率和质量。 其核心在于将复杂的治疗过程标准化,避免按项目付费导致的过度检查或用药问题。
-
分组定价机制
根据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方式和并发症等因素,将患者归类到特定病组,每组对应固定报销额度。例如,单纯阑尾炎手术和复杂阑尾炎可能分属不同组别,费用差异明确。 -
费用控制与效率提升
医院若实际治疗成本低于定额,可保留结余;若超支则需自行承担。这一机制倒逼医院优化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药品或耗材消耗,同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患者受益与潜在风险
患者可提前知晓治疗费用,减轻经济负担;但需警惕少数医院为控制成本而降低服务质量,如过早出院或减少必要检查。 -
与按项目付费的对比
传统按项目付费易引发“大处方”问题,而按病种付费通过总额限制,推动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尤其适合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管理。
按病种付费是医改的重要方向,其成功依赖科学的病种分组和动态调整机制。未来需平衡控费与医疗质量,确保患者获得真正有价值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