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黄疸病以“辨证论治”为核心,遵循“清热利湿、疏肝健脾、活血退黄”三大原则,针对阳黄、阴黄等证型个性化施治,强调扶正祛邪与整体调理结合。
-
阳黄以清热利湿为主:湿热蕴结型黄疸需快速清泄肝胆湿热,常用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等方剂,配合利胆药物加速黄疸消退,同时避免苦寒药物伤及脾胃。
-
阴黄注重温化寒湿:寒湿阻滞型需温阳健脾,选用茵陈术附汤或理中汤,佐以活血药改善气血循环,长期调理中兼顾补益脾肾阳气。
-
疏肝解郁贯穿始终:无论阳黄阴黄,肝气郁结会加重病情,柴胡、郁金等疏肝药常配伍使用,尤其对情志因素引发的黄疸效果显著。
-
活血化瘀促进恢复:久病入络者需加入丹参、赤芍等活血药,改善肝胆微循环,防止黄疸迁延导致癥积(如肝硬化)。
-
饮食调护辅助治疗:忌油腻辛辣,推荐茯苓粥、赤小豆汤等健脾利湿食疗,避免加重脾胃负担,巩固药效。
中医治黄疸强调整体观与个体化,需结合病程、体质动态调整方案,急症退黄与慢病调理并重,避免单一攻伐或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