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保报销的计算方式遵循“分类分段”原则,核心公式为:实际报销金额=(总费用-不可报费用-起付线-分类自付部分)×报销比例。 例如退休职工在三甲医院花费1万元,若不可报费用1000元、起付线300元、乙类药自付500元,按80%比例可报销元,个人实际支付3440元。
- 费用分类是基础:医疗总费用分为医保目录内(可报)和目录外(不可报)。目录内费用又含甲类(全额纳入报销)、乙类(需先自付10%-35%),例如1000元乙类药若自付20%,则800元进入报销计算。
- 起付线与比例挂钩:门急诊起付线为500元(在职职工)/300元(退休人员),超线部分按医院等级报销。如三级医院门诊,在职职工报销70%,退休人员可达80%。
- 住院报销分段计算:以8万元住院费为例,扣除1500元起付线后,78500元按85%报销得66725元,但若含3万元目录外耗材,实际报销仅元。
- 年度限额与补充保障:职工医保年报销上限63万元,超限部分由地方附加基金支付80%。大病保险可对自付费用二次报销,如癌症患者30万元医疗费,基本医保报20万后,大病保险可能再报5万。
提示:报销结果受药品集采、医院等级等影响,优先使用甲类药和社区医院可显著降低自付比例。建议通过“随申办”APP提前测算费用,或咨询主治医生选择医保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