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医保自费药品目录涵盖3088种药品,新增126种创新药和独家品种,平均降价61.7%,重点覆盖肿瘤、罕见病、慢性病及儿童用药领域,患者自付比例显著降低,部分药品实现零自付。
-
新增药品结构优化:新增药品中包括21种肿瘤用药、17种抗感染药(含新冠治疗药)、15种罕见病用药及59种其他领域药品,如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等3个国产新冠药纳入目录,提升重大疾病保障能力。
-
价格谈判成效显著:143个目录外药品参与谈判/竞价,121个成功纳入,成功率84.6%,平均降价超六成。叠加医保报销后,预计两年内为患者减负超400亿元,糖尿病用药等慢性病治疗费用降幅尤为突出。
-
自付规则透明化:目录明确区分甲类(0自付)和乙类药品自付比例,中药饮片全额报销。部分谈判药品执行全国统一支付标准,市场价格低于标准时按实际价格分担,进一步减轻患者经济压力。
-
落地执行高效:新版目录于2024年1月1日全国同步实施,通过“双通道”机制扩大药品供应范围,71种药品纳入单独支付,报销比例达60%-70%,偏远地区药房覆盖率同步提升。
建议参保人通过国家医保局官网或微信公众号查询具体药品目录及报销细则,及时了解属地政策调整,确保充分享受医保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