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医疗保障体系持续优化,2025年新增18家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进一步扩大便民服务网络。此次调整基于动态管理机制,覆盖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养老院医务室等多种类型,惠及朝阳、海淀等重点区域。新增机构严格遵循资质审核流程,同步完善协议签订与监管措施,确保服务质量与基金安全。
-
动态调整机制规范运行
医保定点机构名单每年定期更新,依据《北京市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通过市、区两级审核,筛选符合条件的机构纳入体系。此次调整中,2家机构因协议问题被中止服务,体现“有进有出”的管理原则。 -
新增机构类型多样化
18家新增单位涵盖中医专科、社区医疗及养老配套服务,例如北京云杉开元中医医院、朝阳区崔各庄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等。部分养老院医务室首次纳入定点,方便老年群体就近享受医保报销。 -
强化协议管理与培训督导
新定点机构需签订医疗保障服务协议,明确权责条款。医保部门组织专项培训,解读费用审核标准、中药配方颗粒报销政策,并通报典型违规案例,引导机构合规运营。 -
优化资源配置与便民服务
新增机构重点填补马连洼街道等资源薄弱区域,推动“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市民可通过线上渠道查询名单,并根据需求调整个人定点选择,部分中医及专科医院无需预先选定即可报销。
本次调整标志着北京市医保服务精细化水平再升级,建议参保人员及时关注官方渠道发布的具体名单,结合居住地与就医习惯合理利用新增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