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保局工作实际及政策要求,现就医疗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进行梳理:
一、医疗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城乡、区域间医疗资源差异显著,偏远地区医疗机构设施薄弱,患者就医成本高,影响医疗保障公平性和可及性。
-
基金监管存在短板
-
违规行为频发 :存在分解住院、挂床住院、过度医疗(如不必要的检查、药品组套收费)等问题,导致基金浪费。
-
审核机制不严 :对医疗机构诊疗行为监督不到位,部分违规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
-
资金管理漏洞 :包括银行账户利息未缴入专户、少收补缴医保资金等行政失误。
-
-
服务效率与质量参差
-
办事流程繁琐 :参保人员办理医保手续耗时较长,影响政策落地效果。
-
信息系统滞后 :数据库管理不规范,存在数据重复、冗余等问题,影响决策效率。
-
二、具体建议
-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
实施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加大对农村和偏远地区医疗基础设施投入,通过远程医疗技术延伸优质资源。
-
建立分级诊疗机制,引导患者合理分流,降低大医院负担。
-
-
强化基金监管能力
-
完善基金预算管理制度,规范银行账户利息收入缴存流程,减少资金流失。
-
建立多维度监测机制,对异常住院行为(如累计住院次数、费用超标)进行实时预警。
-
加强对药品集采药品的质量监督,建立临床使用效果评估机制,保障用药安全。
-
-
提升服务水平与透明度
-
简化医保办理流程,推广线上服务,降低群众办事成本。
-
建立医保基金使用公开机制,定期发布基金收支、违规案例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
-
完善政策体系与技术支撑
-
加快医保覆盖面,扩大统筹管理力度,降低参保人员自费比例。
-
推广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医保、医疗、药品等数据的共享与协同,提高监管效率。
-
三、总结
医疗保障工作需在保障民生与规范管理之间找到平衡。建议从资源均衡、监管强化、服务优化三方面入手,结合政策引导与技术保障,推动医疗保障体系持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