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月度对账流程是医保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主要涉及医疗机构与医保部门之间的数据核对与资金结算。以下是详细流程解析:
一、医疗机构端对账流程
-
数据准备与系统操作
-
录入患者就诊信息(姓名、时间、病历号等)及诊疗、收费明细,生成费用清单和结算单据。
-
通过医保系统提交《定点医疗机构结算汇总表》《费用结算申报表》等材料。
-
-
自动生成与初步核对
-
系统自动生成对账单,需核对诊疗项目、药品费、检查费等明细是否与医保支付中心一致。
-
关注系统异常提示,及时处理差异(如费用超标、信息不一致)。
-
-
人工复核与异常处理
-
人工核对对账单与原始凭证(发票、病历),确保数据准确性。
-
发现异常时,需与医保部门沟通解决,确认对账结果后再进行费用结算申请。
-
二、医保部门审核与结算流程
-
数据接收与审核
-
医保部门接收医疗机构提交的结算数据,核对患者信息、费用明细及结算单据的合规性。
-
使用智能审核功能比对数据,捕捉异常(如费用超标、报销比例异常)。
-
-
结算与资金拨付
-
审核通过后,系统自动生成拨付单,将医保资金转入医疗机构指定账户。
-
结算周期通常为每月5-15日,具体时间因地区而异。
-
三、其他关键环节
-
个人定点对账 :个人可通过医保系统查询就诊记录与费用结算是否一致,核对异常后申请复核。
-
系统优化 :部分地区(如青海省)通过线上对账模块实现“零跑腿”,缩短对账时间至1个工作日。
四、注意事项
-
数据时效性:需确保导出数据与财务系统一致,避免因数据滞后导致对账失败。
-
差异处理:对账差异需及时沟通解决,避免影响后续资金拨付。
-
法规遵循:严格核对患者身份信息,防止虚假报销。
通过以上流程,医保部门可保障基金安全,医疗机构也能确保合规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