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局与医院的结算周期已从传统的30-60天大幅压缩至1-20个工作日,部分试点地区甚至实现“T+1”次日到账,显著缓解医疗机构垫资压力。这一改革通过即时结算、智能审核和流程优化,将资金周转效率提升至新高度,成为赋能医疗行业发展的关键举措。
医保结算周期的提速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 即时结算模式:山东滨州等试点地区通过按日申报拨付,将结算周期从30个工作日缩短至“T+1”个工作日,医院前一天的费用次日即可到账。安徽、河北等省份更实现全省覆盖,拨付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左右。
- 传统结算优化:非试点地区如广东通过智能审核和流程再造,将月结算周期压缩至20个工作日以内,部分地市实现门诊慢特病按笔即时结算,资金拨付效率提升70%以上。
- 预付与同步机制:国家医保局推行年初预付一个月资金给信用良好的医疗机构,并同步推进与药企直接结算、商保“一站式”结算,形成“三结算”体系,进一步缩短全链条回款时间。
医保结算提速不仅减轻了医院现金流压力,还间接惠及患者——资金快速回笼促使医疗机构更高效投入设备更新与学科建设。随着2025年全国80%统筹地区实现即时结算的目标临近,未来医保基金与医疗机构的结算效率还将持续优化。建议医疗机构关注本地医保政策动态,及时接入智能化结算平台以充分享受改革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