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周围脓肿需根据病情轻重选择抗生素保守治疗或手术引流,核心原则是控制感染、清除脓液并防止并发症。 轻症患者可通过禁食、静脉营养和广谱抗生素(如头孢三代联合甲硝唑)促进脓肿吸收;若脓肿扩大或全身症状加重,则需超声引导穿刺引流或手术切除阑尾。术后需密切监测避免感染扩散。
-
保守治疗:适用于脓肿较小、症状稳定的患者。包括禁食减轻肠道负担,静脉补充水电解质,联合使用覆盖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抗生素(如头孢哌酮+奥硝唑)。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超声,观察脓肿变化。
-
穿刺或切开引流:若脓肿直径较大或抗生素效果不佳,需在超声定位下穿刺抽脓或手术切开引流。术中需彻底冲洗脓腔并放置引流管,术后逐步拔除。此法尤其适合高龄或体质虚弱无法耐受大手术者。
-
阑尾切除术:急性期后3个月左右建议择期切除阑尾,避免复发。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复杂粘连者可能需开腹手术。若术中发现阑尾位于脓腔内,可在保护周围组织前提下直接切除。
-
特殊人群处理:孕妇以保守治疗为主,儿童和老年人需谨慎评估手术风险。中医辅助治疗(如清热解毒中药灌肠)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替代主流疗法。
治疗期间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恢复期饮食需从流质逐步过渡到低纤维软食,忌辛辣刺激。若出现持续高热、腹痛加剧或引流异常,需立即就医排查脓肿破裂或感染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