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新“国十条”是国务院于2024年9月11日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4〕21号),是继2006年和2014年后的第三次国家层面全面部署。其核心内容及目标如下:
一、总体目标
-
短期目标(2029年)
初步形成覆盖面稳步扩大、保障日益全面、服务持续改善、资产配置稳健均衡、偿付能力充足、治理和内控健全有效的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框架,监管能力和有效性显著提升。
-
长期目标(2035年)
基本形成市场体系完备、产品和服务丰富多样、监管科学有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保险业新格局。
二、核心内容
-
强化监管与风险防控
-
实施“长牙带刺”的严监管模式,实现监管全覆盖、无例外,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
-
完善偿付能力监管、资产负债管理及风险分类制度,强化逆周期调节和风险处置能力。
-
严控市场准入,严格审核高管和股东资质,建立股东“黑名单”制度,防止“带病流动”。
-
-
服务实体经济与民生保障
-
鼓励保险资金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等),发展商业保险年金等第三支柱养老产品。
-
完善与风险挂钩的保单兑付机制,健全市场退出机制,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
-
推动高质量发展
-
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保险业向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转型。
-
提高数智化水平,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优化营销、风险管理和投资管理。
-
三、关键措施
-
优化机构布局 :推进减量提质,优化险种结构,强化业务分级管理。
-
强化内控治理 :完善董监高任职资格审查机制,建立关键人员履职负面信息库。
-
科技赋能 :鼓励保险公司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运营效率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政策意义
新“国十条”通过系统性谋划,既坚守风险底线,又注重服务民生和实体经济,为保险业实现从“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提供了制度保障,标志着我国保险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