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气胸需根据积液积气量及病因采取针对性处理,核心原则为排气排液、解除肺压迫、治疗原发病。少量无症状者可观察,中大量或症状明显者需胸腔闭式引流,合并感染或外伤需抗感染或手术干预,高龄及重症患者需个体化治疗。
-
紧急评估与稳定生命体征
突发呼吸困难、胸痛或休克症状需立即就医,张力性液气胸需用粗针头穿刺排气挽救生命,同时监测血氧及血压,保持呼吸道通畅。 -
胸腔减压治疗
- 闭式引流:积液为主者引流管置于腋中线第6-7肋间,积气为主者置于锁骨中线第2肋间,引流瓶需保持低位防逆流。
- 穿刺抽吸:少量液气胸可尝试穿刺抽液抽气,每次抽液不超过1000ml,避免复张性肺水肿。
-
病因治疗与并发症管理
- 结核性液气胸需规范抗结核治疗(如异烟肼+利福平联用),肺脓肿或脓胸需广谱抗生素(如头孢三代+甲硝唑)。
- 外伤或肿瘤破裂需手术修补,复发性气胸可考虑胸膜固定术或肺大疱切除。
-
术后护理与康复
引流期间每日记录引流量,肺复张后夹管24小时无异常再拔管。避免剧烈运动、咳嗽及便秘,戒烟并加强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定期复查胸片。
液气胸预后与早期干预密切相关,术后1个月内需警惕复发。若出现胸痛加重或再次呼吸困难,应立即返院复查CT明确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