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被称为“闽西”的名称源于其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具体原因如下:
一、历史地理因素
-
古汀州府的管辖范围
龙岩作为“闽西”的核心名称,最早可追溯至唐代设置的汀州(736年置),其辖区包括今龙岩、漳平、永定、上杭四县。虽然宋代后汀州范围有所调整,但龙岩始终是核心区域。
-
行政区划演变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原漳州府龙岩县升为直隶州,因地处福建西部,故称“闽西”。1997年撤地设市后,龙岩市成为该区域的核心城市。
二、文化与历史积淀
-
客家文化发源地
龙岩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孕育了“岭南画派”鼻祖上官周、“扬州八怪”黄慎等文化巨匠。客家人以闽西为迁徙起点,形成独特的客家民系和语言体系,使该地区成为客家文化的核心聚居地。
-
红色文化根基
龙岩是中央苏区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革命历史。7个县(市、区)均为中央苏区县,享有“二十年红旗不倒”称号,其红色文化与客家文化共同构成闽西独特的文化底蕴。
三、自然地理特征
-
三省交界枢纽
龙岩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东临厦门、漳州,南接广东梅州,西连江西赣州,是连接三省的重要枢纽。
-
地理标志
龙岩市境内有喀斯特溶洞“龙岩洞”,因岩纹酷似龙形得名,成为城市名称的象征。
总结
“闽西”既是历史地理概念(古汀州府辖区),也是文化符号(客家与红色文化发源地)。龙岩作为该区域的核心城市,自然成为“闽西”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