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去世后刷其医保卡属于违法行为,将面临法律追责、基金追回及信用惩戒等后果。 医保基金是全体参保人的共同资源,冒用死亡人员身份就医购药直接触犯《社会保险法》和《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轻则暂停医保待遇,重则承担刑事责任。
-
法律明确禁止冒用死亡人员医保待遇
参保人死亡后,家属需在20个工作日内办理医保账户注销手续。若个人账户有余额,继承人可申请清退,但继续使用医保卡就医购药即构成欺诈骗保。相关部门通过实名核验、数据共享等技术手段加强监管,违规行为极易被发现。 -
具体处罚措施与法律风险
- 经济责任:追回全部违规报销金额,并处2-5倍罚款;
- 权益限制:涉事家属医保联网结算功能暂停3-12个月,需自行垫付医疗费用;
- 刑事责任:骗保金额超6000元可能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超8万元刑期升至3-10年。
-
社会危害与家庭影响
此类行为侵蚀医保基金安全,导致正常参保人待遇缩水;同时破坏社会公平,若涉事家庭需申请医疗救助或补贴时,可能因信用记录受损被拒。 -
正确操作指引
家属应携带死亡证明、社保卡等材料至医保经办窗口,优先办理账户注销与余额清算。定点医疗机构若发现冒用行为需立即上报,否则将承担连带责任。
提示:医保基金监管已实现多部门数据实时互通,切勿抱有侥幸心理。依法处理逝者医保账户,既是对法律的尊重,也是对其他参保人权益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