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食指捏物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拇指与食指在进行捏取物品动作时,出现力量减弱、动作不协调甚至无法完成捏物动作。其具体症状如下:
- 力量减弱:原本能轻松捏起的物品,如硬币、笔等,现在感觉捏取时十分费力,甚至无法拿起。例如,患者可能无法正常捏住钥匙转动锁芯,或是难以捏紧筷子夹取食物。这通常是由于支配拇食指的神经功能受损,如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影响了肌肉的正常收缩,致使捏物力量不足。
- 动作不协调:在尝试捏取物品时,拇指与食指不能精准地对合,出现动作偏差。比如,想捏起桌上的小珠子,手指却总是无法准确地捏住,不是位置偏差,就是捏取角度不对。这种情况可能源于神经损伤影响了神经传导,使得大脑对手指肌肉的控制出现问题,也可能是手部关节疾病影响了关节活动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 精细动作困难:涉及拇食指的一些精细动作,如系纽扣、穿针引线等,变得难以完成。患者在系衬衫纽扣时,可能会花费比常人多几倍的时间,且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这是因为捏物功能障碍使得手指对细微动作的控制能力下降,而这些精细动作对拇指与食指的协同配合以及力量控制要求极高。
- 伴随感觉异常:部分患者在出现拇食指捏物功能障碍时,还会伴有手指的感觉异常。比如,可能会感到拇指、食指局部皮肤麻木,对冷热、触摸的感知变得迟钝;也可能出现刺痛感,像被针扎一样,尤其是在尝试捏物时,这种刺痛可能会更加明显。这多与神经受损导致感觉传导异常有关。
如果出现拇食指捏物功能障碍的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尽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