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黄锈病(小麦锈病)的防治需结合农业管理措施与药剂使用,具体如下:
一、药剂选择
-
核心药剂推荐
-
戊唑醇 :高效抑制病原菌,是防治小麦锈病的首选药剂,尤其对条锈病和叶锈病效果显著。
-
丙环唑 :与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三唑类药剂效果相当,可单独使用或与氟环唑复配使用。
-
苯醚甲环唑 :广谱抗病,对秆锈病有良好防治效果,适合穗部病害严重时使用。
-
-
其他有效药剂
-
三唑酮 :对粉锈病有较好效果,可湿性粉剂15%兑水1000-1500倍液喷雾。
-
烯唑醇 :速保利可湿性粉剂12.5%兑水60千克喷雾,适用于秋季和早春防治。
-
二、防治时期与方法
-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
优先选用抗病品种(如京冬1号、京引1号等),合理轮换种植。
-
播种期拌种:25%三唑酮40-60克/50kg土,或12.5%烯唑醇60克/50kg土,需干拌均匀。
-
-
发病初期治疗
-
叶面喷雾:病叶率达5%时开始喷药,每667m²用25%三唑酮或12.5%烯唑醇30克兑水60千克,间隔5天重复一次。
-
穗部病害:可喷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
-
三、注意事项
-
安全使用
-
避免高温时段施药,防止药害导致空穗。
-
复配药剂(如三唑类+吡唑醚菌酯)可提高效果,但需严格按说明配比。
-
-
辅助措施
-
灌溉管理:北方麦区及时灌溉可延缓干枯,南方排水防涝。
-
清除越夏麦苗:收割后翻耕灭茬,减少越夏菌源。
-
通过合理选药、科学施药及综合管理,可有效控制麦子黄锈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