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核脱水是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核心病理表现之一,主要表现为髓核水分流失、弹性下降,导致椎间盘缓冲功能减弱,进而引发腰背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
髓核脱水的本质
髓核是椎间盘中央的凝胶状结构,主要由水分(青少年时期占比高达90%)和蛋白多糖构成。随着年龄增长或长期劳损,髓核逐渐脱水,水分含量可降至70%以下,导致椎间盘高度降低、弹性减退,最终影响脊柱的力学稳定性。 -
典型症状与危害
- 早期症状:久坐或久站后腰部酸胀,活动后缓解。
- 进展期表现:持续性腰痛,可能放射至臀部或下肢(若合并神经压迫)。
- 长期后果:加速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甚至引发椎管狭窄。
-
常见诱因与高危人群
- 自然老化:30岁后髓核含水量逐年下降。
- 外力因素:长期弯腰负重、久坐、肥胖等增加椎间盘压力。
- 代谢异常:糖尿病、吸烟会加速髓核营养供应障碍。
-
防治关键措施
-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久坐,加强核心肌群锻炼(如游泳、平板支撑)。
- 医学干预:轻症可通过理疗、药物缓解;严重者需考虑微创手术(如椎间孔镜)。
- 营养支持:补充胶原蛋白、维生素C可能延缓退变进程。
提示: 若长期腰痛伴随下肢麻木,需及时就医排查椎间盘病变,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