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欠钱不还的情况,法律程序主要分为诉讼程序和支付令程序两种方式,具体流程如下:
一、诉讼程序(推荐)
-
确定管辖法院
通常选择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若被告信息不明确,原告可向自己住所地法院起诉。
-
准备起诉材料
-
起诉状 :包含原告和被告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
证据材料 :如借条、转账记录、催款凭证等;
-
身份材料 :身份证复印件、营业执照(单位案件)。
-
-
提交起诉并立案
将材料提交至法院立案庭,法院7日内审核,符合条件的立案并收取诉讼费(金额≤1万元时仅需25元)。
-
参与诉讼流程
-
开庭审理 :法院通知开庭时间,双方进行举证质证,可能采用简易程序(3个月内审结)或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
判决与执行 :判决生效后,若被告仍不还款,可申请强制执行,包括查封、冻结财产等。
-
二、支付令程序(适用于金额较小、债务关系明确的案件)
-
提交支付令申请
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明确请求金额及事实依据,附上相关证据。
-
法院审查与裁定
法院在7日内审查,若债权债务关系合法,将发出支付令;若被告提出异议,程序转入诉讼。
-
执行支付令
若被告未在15日内提出异议,支付令生效,可申请强制执行。
三、注意事项
-
时效问题 :民事诉讼时效为3年,从债务到期之日起计算;
-
财产保全 :可申请冻结、查封被告财产,防止转移;
-
费用承担 :败诉方承担诉讼费用,胜诉方可申请被告承担。
建议优先收集证据并通过诉讼程序维权,若金额较小可尝试支付令。若对方恶意拖欠,建议及时申请财产保全并委托律师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