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急救费用可以走医保报销,但需注意报销范围和地区差异。关键亮点:① 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如药品费、抢救费)通常按门(急)诊标准报销;② 部分城市支持联网直接结算,无需垫付;③ 救护车车费、担架费等非医疗费用不纳入报销;④ 报销比例因医保类型和地区政策而异,一般为60%-90%。
-
报销范围:医保仅覆盖急救过程中的医疗性质费用,如检查费、治疗费、药品费等。而救护车调度费、车辆使用费等非医疗支出需自费。部分城市(如上海)明确区分急救与非急救服务,仅120急救费用可报销,962120康复转运费用则需自理。
-
报销条件:需满足紧急医疗需求(如突发疾病、意外伤害),且在医保定点机构接受服务。若因工伤、交通事故等第三方责任导致急救,医保不予报销。参保人员需在就医时出示医保卡或电子凭证,否则可能需先垫付后申请手工报销。
-
地区差异:
- 天津:市内六区及环城四区已实现120急救费用联网结算,其他区域逐步推进。
- 上海:院前急救医疗费按一级医疗机构标准报销,车费不纳入。
- 其他地区:多数省份仅报销部分医疗费用,且比例不一,需咨询当地医保部门。
-
报销流程:
- 联网结算:直接刷医保卡或扫码支付,系统自动扣除报销部分。
- 手工报销:垫付后凭发票、诊断证明等材料,通过线上平台(如“津医保”APP)或线下医保窗口申请。
提示:急救后务必保留所有费用票据,及时核对报销金额。若对政策有疑问,优先联系当地医保中心或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最新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