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或刑事犯罪
针对客人故意扫码少付钱的行为,商家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协商与沟通
-
及时联系补款
通过微信账单功能联系客户,说明少付原因并协商补款。若金额较小,可直接补回差额。
-
保留沟通记录
留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作为证据,为后续维权提供支持。
二、收集与保存证据
-
交易记录
通过微信【账单】-【联系收款方】获取聊天记录、转账凭证、支付二维码等。
-
视频监控
若店内安装摄像头,可截取对方拒绝付款的视频证据。
三、法律途径
-
民事追偿
根据《民法典》第七条诚信原则,可向人民法院提起不当得利返还诉讼。若金额较大(如1万元以上),可能构成侵占罪。
-
报警处理
-
治安案件 :若涉及诈骗或恶意逃单,可报警处理,公安机关会依法调查。
-
刑事犯罪 :若金额达1万元以上且存在主观故意,可能构成侵占罪,需通过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
四、预防措施
-
交易前确认
要求客户先付款后消费,尤其对大额交易进行二次确认。
-
收银台提示
在收银台张贴提示语,如“扫码后请核对支付详情”,并保留对方拒绝付款的证据。
-
技术防范
使用蓝牙音响等设备实时监听支付状态,或通过支付平台设置交易提醒。
五、其他方式
-
投诉维权 :拨打12315热线或向工商、消协投诉;
-
仲裁或诉讼 :根据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建议商家根据金额大小和实际情况选择处理方式,及时止损并保留证据。若涉及刑事犯罪,应配合公安机关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