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养护方案需结合品种特性、生长阶段及环境条件,具体可分为以下要点:
一、养护标准
-
生长势
株叶健壮、枝多叶茂、叶色鲜艳,下部枝叶繁茂无枯枝残叶,花卉适时开花且花多色艳。
-
修剪工艺
造型自然流畅,乔灌木以自然树形为主,灌木类促进短枝和花芽形成,绿篱保持全株枝叶丰满。
-
景观效果
花坛/花带轮廓清晰,无残缺,与周围环境协调,绿化带植物不超出路基外缘。
二、日常管理措施
-
浇水与排水
-
根据需水规律(见干见湿),干旱时每日淋水量需满足蒸腾量(21-23%)。
-
新栽植灌木需浇3次水,成活后根据树种调整频率(一般5-7天一次)。
-
排水防涝,积水不得超过12小时,沙土灌木需增加灌水次数。
-
-
施肥管理
-
休眠期施有机肥作基肥,生长期追施磷钾肥促进开花。
-
花灌木开花前后追肥,色块灌木每年至少1次。
-
-
中耕除草
- 定期清除杂草,保护根系,松土改善通气性。
-
修剪整形
-
去除病虫枝、徒长枝及交叉枝,灌木类通过摘心促进早开花。
-
绿篱按原有形态整形,保持全株枝叶丰满。
-
三、特殊季节管理
-
冬季养护
-
清除积雪,防寒苗设置风障(高出2米,间距25米)。
-
防治害虫,可集中烧死虫蛹、虫茧。
-
-
夏季管理
- 控制灌水量,避免叶片枯萎,高温时补充水分。
-
秋季管理
- 掘苗补植,翻土防治冬虫害,土壤冻结前完成。
四、其他注意事项
-
土壤管理
- 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前施有机肥或堆肥改善肥力。
-
病虫害防治
- 定期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修剪或使用有机农药。
-
法规遵守
- 选择合规品种,避免非法种植。
通过以上措施,可确保灌木健康生长,达到景观与生态的双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