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马上出院了?关键要抓住材料整理、赔偿协商、康复规划三大重点,确保权益最大化且顺利回归社会。
-
材料整理是核心基础
出院前务必收集齐全工伤认定书、诊断证明、医疗费用发票等材料,避免后续索赔因证据不足受阻。特别注意让医生明确写明后续治疗需求(如康复周期、护理等级、营养补充等),避免模糊表述影响赔偿金额。 -
赔偿协商需策略性沟通
与用人单位协商时,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主张医疗费、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法定权益。若单位推诿,需在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地点可选用人单位注册地或实际工作地。警惕私下协议陷阱,务必确认赔偿到账后再签署文件。 -
康复规划决定长期恢复
根据伤情选择物理治疗、运动疗法或职业康复训练,定期复查并保留记录。若需辅助器具或心理疏导,提前在诊断证明中注明。康复期间停工留薪期工资由单位按月支付,最长不超过24个月。
提示:工伤处理流程复杂,建议优先通过正规渠道(如社保部门或专业律师)核实细节,避免因信息差导致权益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