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直接结算覆盖范围扩大
2024年异地医保报销政策主要围绕跨省直接结算、省内异地就医、临时外出就医及退休人员异地就医等方面进行调整,具体如下:
一、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
覆盖范围扩大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有30个省份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病种增至10种(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覆盖90%以上门诊慢特病费用。
-
结算流程优化
-
参保人持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即可直接结算住院费用,无需垫付或重复报销。
-
部分省份(如四川、常州)对异地转诊、急诊抢救等特殊人群有专项报销政策。
-
二、省内异地就医报销调整
-
报销比例差异
-
临时外出就医人员(未转诊或非急诊)报销比例较参保地降低15个百分点;
-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如退休人员、常驻异地工作者)报销比例与本地一致。
-
-
备案管理
部分城市(如阜阳、宜昌)对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实行备案管理,回参保地就医可享本地标准。
三、临时外出就医政策
-
转诊与急诊差异
-
转诊或急诊人员报销比例较参保地降低5个百分点;
-
非急诊且未转诊人员报销比例降低20个百分点。
-
-
材料要求
需提供转诊证明、异地就医证明等材料。
四、退休人员异地就医
-
异地安置退休人员
指退休后户籍迁入或长期居住异地的人员,其异地就医报销比例与参保地一致。
-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
需办理备案手续,异地就医待遇与本地相同。
五、其他注意事项
-
报销材料 :未直接结算需提供医疗费用发票、费用明细等材料;
-
系统支持 :医保电子凭证普及后,多数情况下可通过手机扫码完成支付;
-
地区差异 :具体报销比例、起付线等以参保地政策为准,建议就医前咨询当地医保部门。
以上政策体现了国家持续推进医保异地就医便利化的努力,参保人员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直接结算或手工报销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