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了社保并不意味着应届生身份就此消失。近年来,多地人社部门已经对应届毕业生认定标准进行了优化和调整,明确在某些情况下,缴过社保的毕业生仍可以被视为应届生。以下是关于应届生身份及社保缴纳的相关信息:
应届生身份的认定标准
- 时间限制:多地明确延长应届毕业生资格时限。例如,上海市事业单位、上海市地方国有企业、在沪央企在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或开展校园招聘时,向毕业证书落款年度2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开放。湖南省则明确,“高校毕业生”为近3年内毕业、招聘过程中未落实编制内工作的毕业生。
- 社保缴纳:针对“缴过社保算不算应届毕业生”的问题,多地明确,不对高校毕业生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
社保缴纳对应届生身份的影响
- 校招:多数企业并不把“缴纳社保”作为应届生身份的硬性要求。即使你因实习缴过几个月社保,也不会失去应届生的机会。
-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这类考试更倾向于“无工作经历”的应届生,而缴纳社保往往是判断是否工作的一个参考条件。如果你参加过正式就业并缴纳了社保,大概率会失去应届生身份,无法报考专门面向应届生的岗位。
- 落户政策:部分城市的应届生落户政策明确要求“未缴纳社保”,所以已经缴纳社保的同学可能会被排除在外。
交了社保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失去了应届生的身份,但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各地的政策和具体岗位的要求来判断。建议毕业生在求职时仔细阅读岗位要求,了解相关政策的细节,以确保自己的身份符合招聘方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