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憩室可能是消化道功能紊乱、慢性炎症或肿瘤性疾病的症状,常见于憩室炎、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病症。其形成与肠壁薄弱、长期便秘等因素相关,部分患者可能无症状,但严重时可引发感染、穿孔等并发症。
1. 憩室炎
憩室发炎时表现为腹痛(左下腹多见)、发热、恶心呕吐,易与阑尾炎混淆。反复炎症可能导致脓肿或肠穿孔,需抗生素或手术治疗。
2. 肠梗阻
憩室增大或周围组织粘连可能阻塞肠道,引发腹胀、排便困难甚至完全梗阻,需影像学检查确诊,严重时需手术解除梗阻。
3. 消化道出血
憩室壁血管破裂会导致便血或黑便,常见于结肠憩室。少量出血可自愈,大量出血需内镜止血或介入治疗。
4. 其他关联疾病
- 肠易激综合征(IBS):憩室患者常合并肠道敏感,出现腹泻、便秘交替。
- 结直肠癌:少数憩室与肿瘤并存,需肠镜鉴别。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增加癌变风险。
提示:若出现持续腹痛、便血或排便习惯改变,应及时就医。高纤维饮食、充足饮水可降低憩室发生风险,但确诊后需遵医嘱避免剧烈运动或用力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