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主要包括以下两种险种,二者共同构成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
覆盖范围
包括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如自由职业者、农民工等)。
其中,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
缴费主体与比例
-
用人单位缴纳20%
-
职工个人缴纳8%
-
其他渠道(如财政补贴)补充完善
-
-
养老金构成
退休后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按退休时社会平均工资的20%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为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如139个月)。
-
领取条件
通常为男性60周岁、女性50/55周岁(根据岗位类型),需满足“缴费年限满15年”等条件。
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居保)
-
覆盖范围
主要覆盖城镇户籍非从业人员(如未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居民、无业人员、灵活就业者等)。
-
资金来源
由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及利息共同构成,个人缴费越多,政府补贴越高。
-
待遇特点
-
采用“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利息”模式
-
个人账户储存额计息,但计发基数低于职工医保统筹基金
-
三、制度体系构成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共同构成我国“三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城镇非从业人员和农村居民,实现基本养老保障的广泛覆盖。
以上内容综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及相关政策文件,确保覆盖城镇不同群体的基本养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