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缺血不是正常生理现象,而是由多种病理因素导致的肾脏血液供应不足状态,可能引发肾功能损伤甚至衰竭。其核心危害包括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电解质紊乱及不可逆的肾小管坏死,需及时干预避免恶化。
肾缺血的常见诱因包括肾动脉狭窄、低血压或休克等全身循环异常,以及造影剂使用等医源性因素。短期缺血可能仅引起功能性损伤,但超过4小时的缺血即可导致肾小管细胞坏死,长期缺血则会加速肾纤维化进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及老年人因血管病变风险更高,需特别警惕。
典型症状表现为尿量骤减、尿液深黄或血尿,伴随腰痛、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水肿或难以控制的高血压,这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过度激活有关。临床通过超声造影、肾功能检测等手段可早期发现肾脏血流异常。
预防和治疗需双管齐下:控制血压血脂、避免肾毒性药物是基础,对于严重肾动脉狭窄患者,血管支架手术能有效改善血流。日常需保持适度饮水、监测血压,突发腰痛或排尿异常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