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草酸尿是一种因体内草酸代谢异常导致尿液中草酸含量过高的疾病,核心表现为肾结石反复形成和肾功能损伤。其典型症状包括腰痛、血尿、尿路感染,严重时可引发肾衰竭。
高草酸尿的常见类型
- 原发性高草酸尿:遗传基因突变导致肝脏酶缺陷,草酸合成过多,常见于儿童。
- 继发性高草酸尿:因饮食过量摄入草酸前体(如菠菜、坚果)或肠道疾病(如克罗恩病)导致草酸吸收增加。
主要危害
- 肾结石:草酸与钙结合形成结晶,堆积成结石,引发剧烈疼痛和尿路梗阻。
- 慢性肾病:长期高草酸沉积损伤肾小管,逐步导致肾功能下降。
诊断与治疗
- 诊断:24小时尿草酸检测、基因筛查(针对原发性)、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
- 治疗:
- 药物:枸橼酸钾、维生素B6(部分遗传型有效)。
- 饮食控制:低草酸、高钙饮食,减少菠菜、巧克力等摄入。
- 终极手段:肝肾联合移植(严重原发性患者)。
早期干预是关键!若出现不明原因肾结石或排尿异常,建议及时筛查草酸代谢指标,避免不可逆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