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麻痹是由于膈神经受损导致膈肌运动障碍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腹胀或腹痛,严重时可引发呼吸衰竭。其病因多样,包括肿瘤压迫、手术损伤、炎症或传染病等,单侧麻痹常无症状,双侧则需紧急干预。关键点在于早期诊断和针对性治疗,多数患者通过自然恢复或呼吸支持可改善症状。
膈神经受损后,神经冲动传导中断,膈肌无法正常收缩。单侧麻痹时,健侧膈肌可代偿,患者可能仅在高强度活动时感到呼吸困难;左侧麻痹可能伴随消化道症状如嗳气、腹胀。双侧完全麻痹则导致严重通气障碍,出现反常呼吸(吸气时腹部凹陷),甚至需依赖呼吸机。
常见病因中,恶性肿瘤侵犯或手术损伤占主导,如肺癌纵隔转移、心脏手术误伤等。其他原因包括颈椎疾病、神经系统病变(如脊髓灰质炎)或特发性因素。婴幼儿因代偿能力差,单侧麻痹也可能出现呼吸窘迫。
诊断需结合胸部X线透视观察膈肌矛盾运动,或通过膈神经电刺激测定跨膈肌压。治疗上,牵拉性或炎症性损伤通常4-7个月内自愈,恶性肿瘤所致则需处理原发病。双侧麻痹需无创通气支持,必要时行膈肌折叠术缩短膈肌长度以改善功能。
预防重点在于避免高危手术操作损伤神经,术后加强呼吸训练。若出现不明原因呼吸困难或卧位加重,应及时排查膈肌功能。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双侧永久性麻痹需长期管理以防止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