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起诉告知书是民事诉讼中的一种法律文书,主要用于在正式起诉前向被控方(如企业或个人)送达诉讼权利义务告知。其核心作用是告知被控方即将进入诉讼程序,并明确其应享有的权利和需履行的义务,以保障诉讼程序的合法性和被控方的知情权。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定义与功能
-
定义
预起诉告知书是人民法院在正式立案前,向被控方发出的书面通知,告知其已被起诉及后续诉讼程序的基本安排。
-
功能
-
保障被控方知情权,明确诉讼权利义务;
-
促使被控方及时应诉或提出异议;
-
为法院审查起诉提供基础信息。
-
二、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预起诉告知书应符合以下要求:
-
送达时间 :通常在立案前完成;
-
内容范围 :需包含案件基本事实、证据清单、适用法律及被控方权利义务等。
三、主要内容
预起诉告知书一般包含以下要素:
-
案件基本信息
-
当事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身份信息;
-
涉及的诉讼请求及事实理由。
-
-
诉讼权利告知
-
被告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
有权申请回避、申请证据保全等诉讼程序。
-
-
诉讼义务告知
-
需在指定期限内提交答辩状;
-
需遵守诉讼程序规则。
-
-
其他说明
- 诉讼流程、管辖法院及联系方式等。
四、与起诉告知书的区别
-
阶段不同 :起诉告知书是正式起诉后法院主动发出的文书,而预起诉告知书通常在起诉前由当事人或律师提交;
-
内容侧重不同 :起诉告知书侧重应诉义务,预起诉告知书侧重权利告知。
五、注意事项
-
送达方式 :需通过挂号信、电子邮件或直接送达等方式确保被控方收到;
-
法律后果 :被控方未及时应诉可能影响诉讼进程。
预起诉告知书是民事诉讼中保障程序公正的重要环节,需确保内容完整、送达及时,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