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间质受损需及时治疗,核心处理原则包括消除病因、控制炎症、保护肾功能和预防并发症。早期干预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避免不可逆损伤。以下是具体处理措施:
-
病因治疗
- 药物导致者立即停用肾毒性药物(如抗生素、止痛药)
- 感染引起时针对性使用抗生素
- 自身免疫性疾病需免疫抑制治疗
-
控制炎症反应
- 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减轻间质水肿
- 严重病例可联合免疫抑制剂
- 中药辅助调理(如黄芪、大黄制剂)
-
肾功能保护措施
- 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0.6-0.8g/kg/天)
- 维持血压<130/80mmHg
- 纠正贫血(EPO治疗)和电解质紊乱
-
并发症防治
- 监测尿量变化预防急性肾衰
- 定期检测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
- 避免使用造影剂等二次损伤因素
-
生活方式调整
- 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2500ml
- 低盐、低嘌呤饮食
- 戒烟戒酒,控制血糖血脂
肾间质损伤的预后与干预时机直接相关。建议出现不明原因腰痛、夜尿增多等症状时立即就医,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保持治疗依从性可使多数患者肾功能稳定1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