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间质受损可能是多种肾脏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的信号,常见症状包括尿液异常(如血尿、蛋白尿、夜尿增多)、水肿、高血压、电解质紊乱等,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
急性间质性肾炎:多由药物过敏或感染引发,表现为突发性发热、皮疹、关节痛,伴随少尿、血尿或蛋白尿。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甚至急性肾衰竭。
-
慢性间质性肾炎:病程隐匿,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夜尿增多或尿频,逐渐发展为贫血、高血压、骨质疏松。长期肾功能损害可引发水肿和代谢性酸中毒。
-
肾小管性酸中毒(RTA):因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患者出现乏力、肌无力、低钾血症,儿童可能伴随生长发育迟缓。
-
遗传性肾小管疾病:如Fanconi综合征、Bartter综合征等,典型症状包括多尿、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钙)、佝偻病或肌痉挛,部分伴有智力障碍。
-
梗阻性或代谢性疾病相关损伤:如肾结石、糖尿病肾病等,可导致肾间质纤维化,表现为腰痛、尿液混浊或反复尿路感染。
提示:若出现不明原因尿液异常、持续水肿或疲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肾功能,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