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穿孔是肠道疾病恶化的严重前兆,主要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腹膜刺激征和感染性休克。它往往提示患者可能存在以下潜在病症:消化道溃疡、肠道肿瘤、肠梗阻或外伤性肠道损伤。若不及时救治,可能危及生命。
-
消化道溃疡并发症
长期未控制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可能穿透肠壁,胃酸和消化酶腐蚀周围组织导致穿孔。患者常有慢性上腹痛病史,穿孔时疼痛突然加剧并扩散至全腹。 -
肠道肿瘤进展表现
结肠癌等恶性肿瘤生长过程中可能侵蚀肠壁全层,尤其左半结肠肿瘤更易引发穿孔。多伴随排便习惯改变、血便等报警症状,中老年人群需高度警惕。 -
肠梗阻恶化信号
绞窄性肠梗阻时,缺血坏死的肠段会在12-24小时内发生穿孔。典型表现为腹胀呕吐后出现持续绞痛,肠鸣音先亢进后消失,需急诊手术干预。 -
特殊感染与创伤因素
伤寒、结核等感染可导致回肠末端穿孔;腹部外伤或医源性损伤(如肠镜检查)也可能直接造成肠壁破裂。这类穿孔常合并严重腹腔污染。
当出现板状腹、发热伴血压下降等表现时,提示穿孔已引发弥漫性腹膜炎,必须立即就医。早期CT检查可确诊穿孔位置,绝大多数病例需手术治疗,术后需持续监测感染指标及肠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