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申请司法鉴定的流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提交申请
-
委托方式
通过司法机关、仲裁机构或当事人(诉讼中由负有举证责任方委托)提交书面委托申请。
- 诉讼案件需通过律师事务所转交。
-
材料准备
提供与鉴定相关的材料,如身份证明、鉴定材料清单等。
- 若涉及专门性问题,需补充说明鉴定目的和意义。
二、机构受理
-
审核委托
受理机构对委托书、鉴定材料、鉴定用途进行合法性、关联性审查。
- 若材料不完整,可要求补充。
-
签订合同或出具回执
-
符合条件的立即签订《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合同》;
-
不能即时决定的,在7日内出具《司法鉴定委托材料收领单》并反馈是否受理;
-
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
三、指定鉴定人
-
资质审查
受理后,机构从专业库中指定具有相应资质的司法鉴定人。
- 同一鉴定事项需由2名以上司法鉴定人共同完成。
-
签订鉴定委托书
明确鉴定事项、材料、时限等具体内容。
四、完成鉴定
-
实施鉴定
鉴定人按照鉴定规范开展专业技术工作。
- 需保证鉴定材料真实性、完整性。
-
复核与修正
初步鉴定结果需经机构内部复核,必要时可进行补充或重新鉴定。
五、出具鉴定报告
-
撰写报告
鉴定人根据鉴定结果撰写《司法鉴定意见书》,明确结论及依据。
-
审核与签发
机构对报告进行最终审核,合格后签发正式文件。
六、其他注意事项
-
回避制度 :鉴定人需与案件当事人无利害关系,可能需回避。
-
出庭义务 :必要时鉴定人需出庭作证。
-
执业资格 :个人申请司法鉴定需通过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取得《司法鉴定人执业证》。
以上流程需严格遵循《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等法律法规,确保鉴定活动的合法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