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精神病患者是否收监需根据其精神状态和犯罪情况综合判断,具体分为以下情形:
一、不予收监的情形
-
精神疾病导致无刑事责任能力
若精神病患者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在犯罪时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如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症等),则不承担刑事责任,法院不会判处监禁,而是责令家属或监护人看管并强制医疗。
-
怀孕或哺乳期妇女
正在怀孕或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无论犯罪性质如何,均适用暂予监外执行。
-
严重疾病需保外就医
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若患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严重精神病等)需长期疗养,可申请保外就医并暂不收监。
二、可能收监的情形
-
精神正常时犯罪
若精神病患者在发病期外精神正常期间实施犯罪行为,且经鉴定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法院将依法审判并收监。
-
不适用保外就医的情况
-
有社会危险性(如自伤自残倾向);
-
确需保外就医但经省级以上机关审批未通过。
-
三、程序与审批要求
-
疾病鉴定 :需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精神病专科医院进行司法鉴定,确认是否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保外就医疾病范围。
-
审批流程 :暂予监外执行由交付执行的法院决定,交付后由监狱或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总结
精神病患者是否收监取决于犯罪时的精神状态及是否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大部分情况下,若患者精神正常且无需强制医疗,可暂不收监;若发病期间犯罪且无刑事责任能力,则不收监。具体案件需结合医疗鉴定和案件事实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