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积水是尿液在肾脏内异常积聚的疾病,主要由尿路梗阻引发,可导致肾盂扩张、肾功能受损,严重时甚至引发肾衰竭。 关键亮点包括: ①常见病因如结石、肿瘤或先天畸形;②典型症状为腰痛、血尿或反复感染;③需通过B超等影像学确诊;④治疗核心是解除梗阻并保护肾功能。
肾积水的本质是尿液排泄通道受阻,使肾脏成为“积水仓库”。泌尿系统结石、肿瘤压迫或前列腺增生等机械性阻塞,或先天性输尿管狭窄等结构异常,均可能引发尿液滞留。急性梗阻时可能出现剧烈肾绞痛,而慢性积水可能仅表现为腰部隐痛或无症状,易被忽视。
肾积水症状的隐蔽性与危害性并存。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间歇性腰部酸胀,但随着积水加重,可能出现肉眼血尿、排尿困难或反复尿路感染。若双侧肾脏同时受累,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出现恶心、乏力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因体检偶然发现,此时肾功能已严重受损。
诊断肾积水需结合影像学与临床表现。B超是首选筛查手段,能清晰显示肾盂扩张程度;CT或核磁共振可进一步明确梗阻位置和病因。利尿性肾图能评估肾功能状态,而尿常规检查可发现感染或潜血等异常指标。
治疗需根据病因和肾功能制定个性化方案。结石引起的积水可通过体外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肿瘤或先天畸形需手术矫正梗阻。若肾功能严重受损,可能需先行肾造瘘引流减压,再处理原发病。双肾积水患者需优先处理病情较重的一侧,以最大限度保留肾功能。
预防肾积水需关注泌尿系统健康。多饮水、避免憋尿可降低结石风险;定期体检尤其是有家族史或慢性病患者,能早期发现异常。若出现不明原因腰痛或排尿异常,应及时就医排查,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