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性坏疽的改善核心在于控制感染、清除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关键措施包括清创引流、抗生素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营养支持。
-
彻底清创与引流
湿性坏疽因组织坏死伴细菌感染,需手术清除腐烂组织并充分引流脓液,避免感染扩散。早期清创可减少毒素吸收,降低截肢风险。 -
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严重时需静脉给药。合并厌氧菌感染(如气性坏疽)需联合抗厌氧菌药物(如甲硝唑)。 -
改善血液循环
若因糖尿病或动脉硬化导致缺血,需控制血糖、扩张血管(如前列腺素类药物),必要时通过血管手术恢复血供。 -
创面修复与护理
清创后使用敷料(如藻酸盐敷料)吸收渗液,保持湿润环境;高压氧治疗可增强组织氧合,加速愈合。 -
全身支持治疗
补充蛋白质、维生素C等营养素,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提升免疫力。糖尿病患者需严格调控血糖。
提示:湿性坏疽进展快,需尽早就医。术后密切观察创面,预防复发。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应定期检查足部,避免外伤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