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兴奋或抑制无法单纯依靠吃中药根治,但可以通过中药进行辅助调理。以下是一些有助于改善相关症状的中药:
-
酸枣仁: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的作用。可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等症,对于因情绪激动或紧张导致的运动性兴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缓解焦虑情绪,使身心放松。
-
百合: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症状,对运动性兴奋引起的情绪波动和睡眠问题有较好的调理效果。
-
远志: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能。常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等症,能帮助缓解运动性兴奋状态下的精神紧张和思维紊乱。
-
合欢皮:能解郁安神、活血消肿。适用于情志不遂忧郁而致失眠者,可有效改善因运动性兴奋导致的情绪低落或烦躁不安,使心情舒畅,促进睡眠。
-
龙骨和牡蛎:龙骨味甘、涩,性平,具有镇惊安神、平肝潜阳等功效;牡蛎味咸、涩,性微寒,能重镇安神、平肝潜阳等。二者常相须为用,对于运动性兴奋引起的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等症状有较好的镇静安神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使用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体的体质和具体病情辨证论治,合理配伍用药。中药治疗通常只能起到辅助调理的作用,不能完全替代其他必要的治疗方法,如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如果运动性兴奋或抑制的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