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监管+服务实体+风险防控
保险业新“国十条”是国务院于2024年发布的纲领性文件,共包含10条核心内容,旨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并服务国家战略。以下是主要内容的梳理:
一、总体要求与目标
-
政治性、人民性、强监管、防风险、高质量发展
强调坚持党中央金融工作领导,以人民为中心,通过严监管保障行业稳健运行,促进科技金融、养老金融等新兴领域发展。
-
分阶段发展目标
-
2029年 :形成覆盖面扩大、保障全面、服务优化的高质量发展框架,偿付能力充足、治理机制健全。
-
2035年 :构建市场体系完备、产品丰富、监管科学的国际竞争力强的保险业新格局。
-
二、服务民生保障
-
完善灾害保险体系
扩大巨灾保险覆盖范围,建立核保险巨灾责任准备金制度,鼓励保险机构参与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
-
提升健康保险水平
丰富健康保险产品,扩大覆盖面,推动商业健康险与基本医疗保险衔接,提升全民医疗保障能力。
-
发展养老金融
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探索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完善养老风险保障体系。
-
支持弱势群体
健全普惠保险体系,重点保障农民、城镇低收入者等群体,优化新业态、新市民的保险供给。
三、防范风险与治理
-
严控市场准入
严格审批新设机构,优化区域布局,推进减量提质,防止“带病流动”。
-
强化公司治理
完善董监高任职资格审查机制,建立关键人员负面信息库,强化关联交易并表监管。
-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内控合规和风险管理体系,落实成本收益匹配原则,规范分红险等产品的红利分配。
四、支持实体经济
-
引导长期投资
鼓励保险资金支持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低碳产业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
参与基础设施与民生工程
通过保险资金参与高铁、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助力城镇化进程。
五、其他关键内容
-
产品创新 :探索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新兴领域责任保险试点,开发医疗意外、实习安全等特色产品。
-
退出机制 :研究建立保单兑付风险分担机制,完善市场退出规则,防范“大公司风险”。
新“国十条”通过“严监管+服务实体+风险防控”三位一体,既保障行业稳健运行,又积极回应社会需求,为保险业长期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