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丢失蛋白(蛋白质丢失性胃肠病)的主要症状包括水肿、乏力、免疫力下降和营养不良,严重时可能出现腹水、胸水等并发症。其典型特征是血浆蛋白(如白蛋白)通过消化道异常流失,导致血液中蛋白含量降低,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 水肿: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液渗透压下降,体液滞留于组织间隙,常见于下肢、眼睑或全身,按压后可能出现凹陷。
- 消化系统异常:长期蛋白丢失可能伴随腹泻、腹胀或脂肪泻,因肠道吸收功能受损,食物营养利用率降低。
- 免疫力下降:抗体(如免疫球蛋白)流失会增加感染风险,表现为反复感冒、伤口愈合缓慢等。
- 疲劳与消瘦:肌肉蛋白合成不足可能导致体重减轻、体力衰退,甚至出现贫血相关症状(如头晕、气短)。
若长期存在不明原因水肿或上述症状,建议及时检查血液蛋白指标(如白蛋白、总蛋白)及粪便α1-抗胰蛋白酶,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日常需注意均衡饮食,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蛋、豆类),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