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颤是身体部位不自主的节律性抖动,常见于手部、头部或声带,可能由神经系统疾病、代谢异常或心理因素引发。关键症状包括静止时抖动(如帕金森病)、动作时加重(如特发性震颤),以及伴随焦虑、肌张力异常等复杂表现。
- 静止性震颤:肌肉放松时出现,典型表现为手部“搓丸样”抖动,常见于帕金森病。部分患者还会伴随动作迟缓、步态不稳。
- 动作性震颤:分为姿势性(如手臂平举时抖动)、意向性(接近目标时震颤加剧)等类型,多见于特发性震颤或小脑疾病,可能影响写字、进食等精细动作。
- 全身性表现:头部不自主摇晃、声音颤抖(发音困难)、下肢扭转痉挛等,可能与肌张力障碍或遗传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相关。
- 诱因与加重因素:紧张、疲劳、咖啡因或药物副作用可能加剧震颤;酒精短暂缓解后可能反弹,需警惕长期依赖风险。
- **警示性症状若震颤伴随高热、意识模糊、严重共济失调,需立即就医,可能是甲亢危象、脑卒中等急症信号。
震颤症状多样,轻微抖动可能无需干预,但持续进展或影响生活时,应尽早就诊明确病因。日常可通过放松训练、避免刺激物缓解,但关键仍在于针对性治疗原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