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随访报告需要系统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反应及生活状况,为医疗决策提供依据。以下是撰写随访报告的规范结构及要点:
一、基本信息
-
患者基本信息
- 姓名、编号、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
随访信息
-
随访日期、形式(门诊/家庭访视/电话/视频)。
-
若失访,需注明原因(如外出务工、死亡等)。
-
二、症状评估
-
核心精神症状
-
幻觉、妄想、思维形式障碍、情感异常(如喜怒无常)等。
-
使用0-5级量表评估症状严重程度(0级无症状,5级严重)。
-
-
行为与情绪
- 行为怪异(如伤人毁物)、社交障碍、自杀意念等。
-
自知力与意识
- 自知力完全/不全/缺失,能否正确识别病情。
三、功能与社会能力
-
日常生活
- 空间定向、个人生活料理、家务劳动能力。
-
社会功能
- 人际交往、学习能力、工作/职业适应。
-
危险行为评估
- 自伤/自杀未遂、肇事、攻击他人等风险等级。
四、治疗与用药管理
-
用药情况
-
药物种类、剂量、用法,是否规律用药。
-
药物不良反应记录。
-
-
康复措施
- 生活技能训练、职业康复、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等。
-
转诊与建议
- 是否需转诊其他专科(如精神科、康复科),转诊原因及进展。
五、随访记录表模板(示例)
项目 | 填写内容 | 备注 |
---|---|---|
基本信息 | 姓名、编号、年龄等 | |
随访信息 | 日期、形式、失访原因 | |
症状评估 | 幻觉、妄想、自知力等评分 | |
功能评估 | 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危险行为 | |
用药管理 | 药物种类、依从性、不良反应 | |
下次随访计划 | 日期、重点关注事项 |
六、注意事项
-
客观性与规范性 :症状评估需结合临床判断与标准化量表,避免主观臆断。
-
隐私保护 :记录患者隐私信息时需遵循医疗保密原则。
-
动态管理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调整用药、增加康复训练等。
通过以上结构化记录,可全面反映患者病情变化,为医疗团队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也有助于患者及家属了解康复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