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传导是一种因心脏电信号传导系统发育异常导致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跳节律紊乱,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能引发晕厥甚至猝死。其核心问题是心脏电脉冲无法正常传递,导致心跳过慢、过快或不规则,常见类型包括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等。
-
发病机制:胚胎期心脏传导系统(如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等)发育异常,导致电信号传导受阻或延迟。部分病例与母体自身免疫抗体攻击胎儿心脏组织有关,如抗SSA/Ro抗体阳性孕妇的胎儿风险较高。
-
典型症状:
- 轻度:可能仅表现为活动后乏力或轻微心悸。
- 重度:头晕、昏厥(尤其运动时)、呼吸急促,新生儿可出现喂养困难或肤色青紫。
-
诊断方法:
- 心电图是基础检查,可发现传导延迟或阻滞;
- 动态心电图捕捉间歇性异常;
- 胎儿超声心动图对孕期筛查至关重要。
-
治疗选择:
- 无症状者需定期监测;
- 严重传导阻滞需植入心脏起搏器以维持正常心率;
- 新生儿若因母体抗体致病,可能需免疫调节治疗。
-
预后与日常管理: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正常生活,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并定期复查。孕期女性应筛查自身抗体,高风险胎儿需产前干预。
提示:若孩子出现不明原因晕厥或运动耐力下降,建议尽早进行心脏专科评估,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