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受累是指肺部受到各种因素的损害,导致其功能或结构发生改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导致肺受累的原因:
-
感染
- 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小叶性肺炎等,细菌可直接侵犯肺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肺部充血、水肿、渗出,影响气体交换功能。
- 病毒感染: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病毒感染可引起病毒性肺炎,使肺部出现间质性炎症,影响氧气进入血液和二氧化碳排出,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
- 真菌感染:常见于免疫抑制患者,如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者,以及患有艾滋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真菌感染肺部后,会引发炎症和组织损伤,形成结节、空洞等病变,影响肺部正常结构和功能。
-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结核是最常见的结核病类型,结核分枝杆菌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在肺部引起特异性感染,导致肺部组织破坏、纤维化,形成结核病灶,严重影响肺功能。
-
理化因素
- 吸烟: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弱或丧失,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导致气道净化能力下降,同时刺激支气管黏液腺增生肥大,黏液分泌增多,增加气道阻力,进而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癌等。
- 空气污染:长期暴露在污染严重的空气中,吸入大量的有害颗粒物、化学污染物等,可直接损害肺泡和毛细血管膜,影响气体交换,还可诱发肺部炎症反应,导致肺部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
- 职业因素:接触石棉、硅尘、煤尘、放射性物质等职业性有害因素,可在肺部沉积,引发肺部炎症和纤维化,导致肺功能下降,如矽肺、煤工尘肺等职业病。
-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胺碘酮、甲氨蝶呤、博来霉素等,可能会引起肺部不良反应,导致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等,影响肺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类风湿关节炎:部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累及肺部,引起胸膜炎、间质性肺炎等,导致胸腔积液、肺部纤维化,影响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 系统性红斑狼疮:该疾病可导致狼疮性肺炎,引起肺部炎症和纤维化,还可累及胸膜、血管等,出现胸膜炎、肺动脉炎等并发症,严重威胁肺部健康。
- 干燥综合征: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但也可出现肺间质纤维化等肺部病变,导致肺部功能受损。
-
肿瘤
- 原发性肺癌: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可直接破坏肺部组织,形成肿块,压迫周围气管、血管、神经等结构,导致肺不张、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严重影响肺功能。
- 肺部转移癌: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如乳腺癌、结肠癌等,可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肺部,形成多发性转移灶,影响肺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
-
其他因素
- 过敏反应:人体对花粉、尘螨、动物皮毛等过敏原产生过敏反应时,可引起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严重时可累及肺部,导致支气管痉挛、肺部炎症等,影响呼吸功能。
- 外伤:胸部受到外力撞击、刀伤等创伤时,可导致肺组织挫伤、肺实质损伤、气胸等,直接损害肺部结构和功能。
- 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肺部组织逐渐老化,肺泡弹性降低,肺活量减少,呼吸肌力量减弱,同时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患上各种肺部疾病,导致肺功能逐渐下降。
总的来说,肺受累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预防肺部疾病的发生,保护肺脏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接触上述危险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