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交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邪入少阳:外感病邪传入少阳经,胆火上炎、灼伤津液可导致口苦咽干、目眩等;而同时邪气与正气相争,正胜则发热,邪胜便寒,从而出现寒热往来的症状。
-
疟疾:感受疟邪后,疟邪伏于半表半里之间,与卫气相争。当疟邪与卫气相集时,则发为寒战,此时肌腠闭塞,阳气不得宣泄而恶寒;疟邪与卫气相离时,则病者汗出热退身和,发作有定时,呈现出寒热往来的特点。
-
湿热郁阻:湿热之邪蕴阻中焦或肝胆,湿热内蕴,阻碍气机,使阳气不能正常敷布,进而出现寒热交替的现象。
-
气血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不足,导致机体阴阳失衡,阳气不能充分外达四肢,也可能出现寒热交作的情况。
-
情志因素: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情志变化,会影响人体的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导致气机紊乱,进而引发寒热交作。
-
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油腻、辛辣等食物,损伤脾胃,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或脾胃虚弱,阳气不足,均可引起寒热错杂的病理变化。
-
体质因素:素体阳气不足之人,复感风寒之邪,易出现寒热交作;而素体阴虚之人,阴不制阳,阳气亢盛,也可能导致虚热与寒象并存的情况。
寒热交作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在治疗时,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辨证论治,以达到缓解症状、恢复健康的目的。若出现寒热交作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