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弥散功能下降是肺部气体交换障碍的表现,主要因肺泡-毛细血管膜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氧气和二氧化碳扩散效率降低。常见于间质性肺病、肺水肿、贫血等疾病,轻则活动后气短,重则静息时呼吸困难,需通过肺功能检查确诊。
-
核心病因
- 肺泡结构异常:如肺纤维化、结节病等导致肺泡壁增厚,扩散距离增加。
- 弥散面积减少:肺气肿、肺叶切除等使有效交换面积缩小。
- 血红蛋白问题:贫血或一氧化碳中毒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
-
典型症状
- 早期表现为运动后呼吸困难,逐渐进展为静息时气促。
- 伴随口唇发绀(青紫)、慢性咳嗽,严重者出现意识模糊等缺氧症状。
-
诊断与治疗
- 肺功能检查是金标准,男性DLCO<28.84 ml/(mmHg·min)、女性<22.13 ml/(mmHg·min)可确诊。
- 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抗纤维化药物、氧疗,贫血患者需补铁或输血。
提示:若长期气短或自测肺功能异常(如憋气<40秒),应尽早就医。戒烟、避免空气污染可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