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反诈中心提到的“止付一个月”的说法,实际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形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一、保护性止付的期限
-
常规情况
反诈中心对涉案账户采取的保护性止付措施通常为 48小时 ,而非一个月。若涉及金额较大或流水异常复杂的案件,可能延长至 一个月 ,但需经公安机关调查确认。
-
特殊情况下的延长
自2023年5月起,为增强预警效果,部分地区的保护性止付期限延长至 一个月 。但需注意,这种延长并非自动触发,需根据案件进展由公安机关决定。
二、止付解除的条件
-
自动解除
-
资金流入涉诈账户且转出后,系统会在 48小时内 解除止付;
-
无资金流动或流水异常,系统不会自动解冻。
-
-
手动解除
-
受害人需向反诈中心提交风险交易情况说明、身份证明等材料,经核实后申请解冻;
-
部分银行可能要求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待案件结束后解除冻结。
-
三、注意事项
-
避免自行解冻
即使反诈中心告知“一个月后自动解冻”,实际仍需满足解除条件。自行销户可能导致账户被司法机关冻结。
-
警惕二次冻结
若因操作不当或信息不完整导致解冻失败,可能引发银行或公安机关的二次冻结,需配合调查。
-
保留证据
整个止付期间应保留与案件相关的沟通记录、转账凭证等材料,便于后续申诉或维权。
四、总结流程
-
接到止付通知 :关注银行或反诈中心通知,确认止付原因;
-
配合调查 :按要求提供证明材料,避免影响解冻;
-
解冻后处理 :解冻后联系银行恢复账户使用,若涉及损失可依法维权。
若遇到“一个月后自动解冻”但未解除的情况,建议通过银行客服或公安机关核实账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