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陷闭并非正常生理现象,而是由疾病或结构异常导致的病理状态,常见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可能引发低氧血症、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后果。
-
气道陷闭的机制
正常气道依靠肌肉张力、软骨支撑及肺弹性纤维维持开放。若因肥胖、炎症或神经肌肉功能异常导致气道支撑力下降,呼气或吸气时气道内径异常缩窄甚至闭合,即发生陷闭。例如,OSA患者睡眠时上气道肌肉松弛,舌根后坠阻塞气流;COPD患者因肺弹性减退,小气道呼气时提前塌陷。 -
典型症状与危害
主要表现包括夜间鼾声中断、反复觉醒、白天嗜睡(OSA),或活动后气促、慢性咳嗽(COPD)。长期未治疗可导致高血压、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严重急性发作时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呼吸衰竭。 -
常见诱因与高危人群
- 肥胖:颈部脂肪压迫气道。
- 吸烟/酗酒:破坏气道黏膜和肺结构。
- 先天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扁桃体肥大。
- 衰老:肌肉张力自然减退。
-
诊断与治疗方向
需通过多导睡眠监测(PSG)、肺功能检查或影像学明确病因。轻症可通过减肥、侧卧睡姿、戒烟酒改善;中重度需无创呼吸机(如CPAP)或手术(如扁桃体切除)。COPD患者需长期使用支气管扩张剂。
提示:若频繁出现呼吸暂停、晨起头痛或不明原因疲乏,应及时就诊。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