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凹征主要表现为患者在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这三个部位出现明显凹陷。它是吸气性呼吸困难的典型表现,常见于气道异物、急性喉痉挛、急性喉水肿、气管或支气管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等疾病。具体如下:
- 气道阻塞类疾病:
- 气道异物:尤其是儿童,较小物体不慎掉入气道,瞬间堵塞气道,气体难以顺利进入肺部,吸气时胸内负压急剧增加,引发三凹征,这是儿童和成人突发性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
- 气管或支气管肿瘤:肿瘤在气管或支气管内生长,逐渐占据气道空间,造成气道狭窄,吸气时气流受阻,呼吸肌需更用力工作,致使胸内负压升高,出现三凹征。
- 气管狭窄:不管是先天性气管狭窄,还是后天因创伤、瘢痕等导致的狭窄,都会阻碍气体进入肺部,引发吸气性呼吸困难及三凹征。
- 气管受外压:像甲状腺肿大、纵隔肿瘤等,会从外部压迫气管,使气管管腔变窄,气体进入通路受阻,吸气时就容易出现三凹征。
- 呼吸道疾病:
- 急性喉痉挛:喉部肌肉突然强烈收缩,导致声门紧闭,气体无法顺畅通过喉部进入气道,患者吸气时需格外用力,进而引发三凹征。
- 急性喉水肿:喉部黏膜迅速发生水肿,使得喉部通道变窄,吸气时气流通过困难,为满足身体氧气需求,呼吸肌强力收缩,出现三凹征,过敏体质人群在严重过敏时易出现这种情况。
- 支气管哮喘:特别是在急性期发作,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支气管黏膜肿大,还会分泌大量黏液,多种因素叠加致使支气管内径变窄甚至阻塞,气体进入肺部受阻,胸内负压增加,引发三凹征。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存在持续的气流受限,严重时气道阻力大幅增加,吸气过程中为克服阻力,呼吸肌需过度用力,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出现三凹征。
-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小儿巨细胞病毒肺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小儿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等小儿肺部疾病:这些疾病会引起小儿呼吸道一系列病理变化,如呼吸道平滑肌痉挛、黏膜肿大、黏液分泌增多,导致气道狭窄,气体进出肺部受影响,小儿吸气时可出现三凹征,是儿童时期出现三凹征的常见病因。
- 其他疾病:
- 急性左心衰: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导致肺循环淤血,肺水肿形成,影响肺部气体交换,患者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三凹征。
- 大量胸腔积液、气胸:胸腔内大量积液或气体积聚,会压迫肺组织,使其无法正常扩张,影响肺部通气功能,吸气时患者需加大呼吸力度,可能出现三凹征 。
三凹征通常提示存在较为严重的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系统问题。一旦发现有人出现三凹征,必须尽快就医,以便医生及时准确地查明病因并展开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