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议购买普惠保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报销门槛高 :普惠保的报销门槛通常较高,一般有2万元免赔额,这意味着只有在医保报销后,剩余治疗费用超过2万元才能用普惠保报销。对于小病小痛,普惠保起不到什么作用,可能至少得花个大十几万才能派上用场。
-
报销范围有限 :普惠保的报销范围较为有限,通常只能报销住院费用以及一些特效药。对于社保内的费用,医保报销后,普惠保的报销比例通常在50%~80%左右;对于社保外的费用,如自费药和进口药,普惠保的保障更是有限,且只能报销二三十种专用药,无法覆盖所有高发重疾。
-
不保证续保 :普惠型医疗保险的最大问题是不能保证续保。如果保险公司来年不愿继续销售该保险,消费者将无法续保,只能自己承担医疗费用。
-
免赔额高 :普惠保的免赔额较高,对于健康人群,免赔额为2万元,有特定既往症的人群免赔额为4万元。这意味着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需要承担较高的自付费用,才能获得保险赔付。
-
赔付比例低 :普惠保的赔付比例较低,门急诊住院责任健康人群赔80%,特定既往症人群40%;医保外健康人群赔70%,特定既往症人群35%;特药责任健康人群赔60%,特定既往症人群30%。这样的赔付比例对于重大疾病患者来说,可能无法完全覆盖医疗费用。
-
保障范围不全面 :普惠保主要覆盖社保内医疗费用和特殊药品费用,对于其他可能的医疗费用,如门诊费用、康复费用等,保障范围有限。
-
定价与风险不匹配 :普惠保险的价格相对较低,但这也意味着保险公司在赔付方面的能力有限,可能无法提供高额的赔偿。对于身体条件较好的人群,购买普惠保险可能不是最优选择,因为他们的风险较低,可以通过其他商业健康险获得更高的性价比保障。
普惠保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供经济保障,但其报销门槛高、报销范围有限、不保证续保、免赔额高、赔付比例低、保障范围不全面以及定价与风险不匹配等缺点,使得它并不适合所有人群。在购买普惠保之前,消费者需要仔细评估自身的风险情况和需求,以确定是否有必要购买。对于健康人群,建议选择其他商业健康险,如重疾险、医疗险等,以获得更高的性价比和更全面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