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与人工耳蜗植入物(常被误称为“人工耳蜗”)在功能、结构及适用场景上有显著差异,具体区别如下:
一、功能与工作原理
-
人工耳蜗
-
通过机械声波直接传递声音信号,通过电极刺激内耳耳蜗神经,适用于重度或极重度神经性耳聋患者。
-
工作流程:机械声波→电信号→神经刺激→听觉感知。
-
-
人工耳机
-
属于外部助听设备,通过声波放大和传导帮助改善听力,适用于轻度至中度听力损失者。
-
工作流程:声波→电信号放大→空气传导或骨传导→耳朵接收。
-
二、结构组成
-
人工耳蜗
-
捡音器:捕捉环境声波;
-
信号处理器: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并优化;
-
传递-接受/刺激器:通过电极直接刺激耳蜗;
-
电极:植入耳蜗内部。
-
-
人工耳机
-
微型传声器:捕捉声音;
-
放大器:增强信号强度;
-
数字信号处理器:调节音质;
-
耳机/耳模:将电信号转换为声波输出。
-
三、适用人群与听力分级
-
人工耳蜗 :适用于平均听阈减退≥80dB的成人或儿童,尤其是因耳蜗损伤导致的重度耳聋。
-
人工耳机 :适合平均听阈减退31-80dB的轻度至中度听力损失者,可通过佩戴设备改善听力。
四、效果与局限性
-
人工耳蜗 :在听力恢复方面效果显著,尤其适合因神经损伤导致的听力障碍,但需配合手术和长期康复。
-
人工耳机 :费用较低、无创伤,适合日常听力辅助,但无法恢复听力至正常水平。
总结
两者核心区别在于:人工耳蜗通过直接刺激神经实现听力重建,适合重度耳聋;人工耳机通过外部放大声波辅助听力,适合轻度至中度听力损失。选择需根据听力测试结果、患者状况及经济条件综合评估。